會幕(出埃及記25:1-40:38)

建造會幕的工作的焦點在於敬拜禮儀,因此可能看起來超出了工作神學項目的討論範圍。然而,我們應該注意到,出埃及記並不輕易把以色列人的生活二分爲我們所習慣的神聖和世俗兩類。即使我們想要分別以色列的禮儀和禮儀之外的活動,出埃及記也沒有指明何者更爲重要。另外,會幕中真實發生的事情與今天的“教會工作”不能完全等同。當然,它的建造也與建造教會建築毫無共通之處。出埃及記中關於會幕的章節,全在描述如何建立一個獨特的設施。雖然建造會幕的工作持續多年並最終歸入聖殿,但是其中的每一個建築物都經過精心而獨特的設計。它們不是爲了以色列人的安居生活而設計的、可複製的樣本。事實上,遍佈全地的邱壇的建造和運行,對以色列民族的屬靈健康造成了巨大的損害。最後,會幕的目的也不是給以色列人一個權威的敬拜地點。它的目的是讓神住在他們中間。神一開始的說話都清楚表明了這一點,“又當爲我造聖所,使我可以住在他們中間”(出25:8)。今天的基督徒明白,神以他兒子的位格住在我們中間(約1:14)。通過他的工作,全體信徒成爲神的靈居住的聖殿(林前3:16)。據此,我們將提出兩點與工作有關的陳述。第一,神是一位建築師。第二,神裝備他的百姓去做他的工作。
出埃及記中關於會幕的大部分內容是按照神的命令(出25:1-31:11)和以色列人的迴應(出35:4-40:33)來組織的。但是神除了告訴以色列人他要他們做什麼之外,還有更多的指示。他提供了會幕實際上的設計。神清楚地告訴摩西,“製造帳幕和其中的一切器具都要照我所指示你的樣式”(出25:9b)。[1] The translation here slightly modifies the New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 to show how the key word pattern appears twice. Victor Hurowitz, “The Priestly Account of Building the Tabernacl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05 (1985): 22. The word tavnit describes the three-dimensional shape of idols (Deut. 4:16-18; Ps. 106:20; Isa. 44:13), a replica of an altar (Josh. 22:28; 2 Kgs. 16:10), and the form of hands (Ezek. 8:3, 10; 10:8).
比撒列、亞何利亞伯和其他建造會幕的能工巧匠的故事中,有很多與工作有關的術語(出31:1-11;35:30-36:5)。比撒列和亞何利亞伯的重要性不僅僅在於他們的工作建造了會幕,也在於他們成爲了建造聖殿的所羅門和希蘭的模範。[3] Raymond B. Dillard, 2 Chronicles, vol. 15,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Dallas: Word, 1998), 4-5.
文中大範圍的建造活動,說明了古代近東地區牽扯到什麼樣的建築,儘管這些描述遠非詳盡。由於神默示了這些工作,我們可以合理地推測神希望我們從事這樣的工作並給予了祝福。但我們真的需要這樣的經文,好讓我們確信神贊同從事這樣的工作嗎?關於那些沒有提及的相關技能呢?開個玩笑,如果會幕需要空調系統,我們相信神也會爲一個優質的系統制定計劃。Robert Banks睿智的建議說,“在聖經的作品中,我們不應該以過分狹隘或太注重具體分工的方式來解釋和比較[現代的]建築過程。有時這樣做也許不錯,但是一般而言不應當如此。”[4] Robert Banks, God the Worker: Journeys into the Mind, Heart, and Imagination of God (Eugene, OR: Wipf & Stock, 2008), 349.